dreamstime_1860778

歌唱舞蹈、詩詞朗誦、游泳跳高……小朋友自小開始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活動,但比賽往往有贏有輸,難以皆大歡喜。年紀小小便不斷參加比賽當然會造成心理壓力,但其實很多時候他們的心理壓力並非源於自我的要求,而是受到家長對子女輸贏的反應、比賽前後的說話和評價直接影響!

孩子的行為取決於父母的態度

從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以發現不少家長對勝敗看得比參賽的當事人還要緊張,有時家長的反應也會傾向兩種極端:一種是看見小朋友表現不好,就會說他們「無用」和「蠢」,或要他「看看其他小朋友幾叻」;另一種是抱着「我家的寶貝才是最捧,他家的全是垃圾」這種要不得的思想,又會在賽前為孩子洗腦,注入許勝不許敗的思想,贏了會非常囂張,輸了又心有不甘,覺得怎會不是自己的子女贏,硬說比賽不公平,甚至大吵大鬧。

前者傷害孩子自尊心,令他對其他參賽者懷有敵意或妒忌心,以失敗為恥辱,甚至不願意再參與比賽;後者則會扭曲小朋友的看法,使他們不懂得客觀地評價自己的能力及虛心學習,永遠徘徊於不切實際的期望與失望之間。

dreamstime_4166086

懷着謙卑的心應戰

兒童心理學家指出,要避免孩子產生這些負面思想,家長才是第一個要學懂「放開」的人。父母必須提醒自己參加比賽的目的並不應該是為了要小朋友拿第一,而是為了讓他們嘗試面對挑戰、考驗自己、受些少挫折,從而幫助他們成長。

在調節自己的心態後,父母亦要教導子女適當的比賽態度,克服輸贏。讓小朋友知道,比賽不是上陣殺敵,過程中應該將比賽視為交流、交朋友的平台,懷着謙卑的心,從中互相欣賞學習,開闊眼界。

而更重要的是以行動表現出爸爸媽媽不論輸贏也一樣愛他們,重視的是他們在比賽中的感受和得益,而非得分或得獎,這樣才能令小朋友放心在比賽中表現自己,達到最佳學習效果。若家長預視到自己會太激動或緊張,影響到小朋友的心理,大可考慮問問小朋友是否很希望你到場支持,還是寧願你不出席比較好。

不出席絕不代表不支持。賽前家長可帶領子女訂立目標,並朝着目標奮鬥,教導他們享受比賽的過程,着眼於突破自己,盡了力便不必把結果看得太重。而賽後則可以反問的方式進行檢討,請他們對比自己平日的水平為自己的表現評分,為甚麼這樣評,又在甚麼地方覺得要扣分,然後協助他們克服難處,同時給予正面的鼓勵。家長切記「勝不驕、敗不餒」,才能建立起子女良好的比賽精神!

 

鳴謝:資深臨床心理學家劉余寶堃太平紳士。